臨淄區召開高品質民生建設和群眾滿意度提升工作新聞發布會
7月8日下午,臨淄區高品質民生建設和群眾滿意度提升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。會上,臨淄區民政局黨組書記、局長王云明,臨淄區衛健局黨組副書記、局長劉萍,臨淄區教體局黨組成員、總督學劉琳,臨淄公安分局黨委委員、副局長刁學萌,臨淄區人社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孫愛東,臨淄區住建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李麗華,臨淄區文旅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解衍平,圍繞居住環境、醫療衛生、教育教學、文體生活、救助幫扶、社會治安、就業增收七個方面,介紹了相關工作情況。

今年以來,臨淄區聚焦群眾最關心、最關注的問題,把“群眾滿意”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策劃實施了一批民生項目和民生實事,積極回應了群眾期盼。
居住環境方面,聚焦“民有文樂”“住有宜居”“生態環境”“交通快捷”等事項,確立了“文明宜居品質提升七大體系”。大力推進火車站、徐姚片區、魚鹽里等重點片區城市更新,計劃到2024年全區完成1600戶棚戶區改造任務,改造老舊小區1.2萬戶、112.9萬平方米。加快實施臨臨高速、溡源路北延等交通重點工程,構建“八縱十二橫”的城鄉路網,打造“內聯外暢、便捷高效”的交通網絡。在各鎮、街道和20個重點社區建設應急救援站。為全區18.2萬戶天然氣居民用戶免費更換金屬軟管。
醫療衛生方面,圍繞全民健康,構筑高品質健康服務體系,持續深化健康臨淄建設,關注群眾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過程,實現從治已病到治未病,從重治療到重預防的轉變。圍繞疫情防控,構筑高品質防治體系,嚴格落實“外防輸入、內防反彈”總策略和“動態清零”總方針,抓牢“四個源頭”,擦亮“三個探頭”,實現核酸檢測、點上管控、源頭防控“三個到位”。圍繞病有良醫,構筑高品質醫療服務體系,著力打造體系完整、布局合理、分工明確、功能互補、密切協作、運行高效、富有韌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,實現“看病不出區、預防在基層”的目標。
教育教學方面,以“群眾需要什么樣的教育”“如何提升群眾滿意度”“高品質建設工作存在哪些短板”等為出發點,明確七個攻堅目標,具體實施27項重點工作任務。今年以來,臨淄區先后被評為“山東省勞動教育實驗區”、首批“山東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明顯區”,2所學校獲評全省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示范校,3所學校獲得山東省中小學校“星級食堂”稱號,皇城鎮獲評省第二批強鎮筑基試點鄉鎮。
文體生活方面,通過積極探索新型公共閱讀空間發展路徑,提升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,實施文化惠民工程,組織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,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,著力打造“15分鐘閱讀文化圈”“15分鐘文化健身圈”,重點實施“十百千萬”文化惠民工程,開展豐富特色文化活動,加強公共文化建設提質升級,打造“齊閱臨淄”全民閱讀品牌,加強宣傳提升文化工作知曉率,進一步增強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。
救助幫扶方面,重點開展養老服務提升三年攻堅行動,一年固基礎,兩年上臺階、三年大提升,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實現服務供給總量增大、服務質量總體提升、服務需求總量平衡。目前,臨淄區智慧賦能初見成效,社區照料服務如火如荼,長者助餐服務方興未艾,從社區居家到機構服務為老年人帶來更多選擇。
社會治安方面,臨淄區高標準建成淄江、茂業2處警務工作站,抽調36名民警從事警務站巡邏出警工作。今年以來,兩處警務工作站共接處警3600余起,調解糾紛1600余起,救助困難群眾220余人,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300余人次。深入貫徹落實《服務保障“夜間經濟”發展十條措施》,大力強化夏季社會治安管控,嚴密夜間經營場所治安管控,實施“警燈閃爍”工程。對全區燒烤攤、大排檔、夜市等466處重點場所加強治安管理,建立完善臺賬,全部在公安分局智慧巡防平臺電子地圖進行標注。
就業增收方面,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,群眾就業范圍不斷擴大。截至5月底,已實現城鄉公益崗滿員上崗2102人,上崗率100%。同時,作為淄博市最早的電子勞動合同試點區縣,臨淄區先行先試取得顯著成效,使遠程異地簽約實現“秒簽”“零跑腿”“非接觸”式辦理,極大提升了企業勞動用工管理效率,有效預防了勞動爭議。目前,臨淄區企業累計簽訂、解除電子勞動合同10萬余份,數量居全市第一。
發布會上,臨淄區民政局、臨淄區衛健局、臨淄區教體局、臨淄公安分局、臨淄區人社局、臨淄區住建局、臨淄區文旅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,分別就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現場回答了記者提問。